地处南雄市珠玑镇中北部的灵潭村,作为省纪委(监察厅)的对口帮扶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深入了解灵潭村取得脱贫攻坚伟大成果的实际情况及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做法。7月17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投身基层实践,筑梦乡村振兴”电气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来到了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展开了第五天的走访调研。
合照(卢良萌 摄)
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灵潭村党群服务中心,与该村党总支委员、文书黄祖伟进行座谈;他向实践团讲述了灵潭村自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子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他说到,以前的灵潭村被称为“泥潭村”,道路泥泞、卫生环境状况差,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灵潭村率先成立党群理事会,由村委统筹引导,在开展脱贫攻坚的同时同步推进乡村振兴,以特有的“村办企业”模式,立足“腐竹之乡”特色,大力发展腐竹产业、黄烟种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等,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同时灵潭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能源,打造精品旅游“农家乐”等项目,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创造了金山银山。现如今,灵潭村年集体收入可达149.5万之多,较精准脱贫开展之前翻了100倍。
黄祖伟向实践团展示“灵潭腐竹”(张凯 摄)
接着,他向实践团介绍了灵潭村的返贫监测机制,灵潭村的扶贫产业为村民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村民们还能参与到产业分红中,保障了村民们的收入来源;同时灵潭村设定激励机制,提高村民积极性,对于勤劳肯干的村民,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
最后,实践团参观了“灵潭驿站”、烤烟房、光伏发电站等地,并与当地村民热情交流。他们纷纷说到,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前灵潭村大部分人口都外出务工,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很多产业办在家门口,村民们有了工作岗位,在兼顾家庭的同时,保障了收入来源,加上政府补贴和产业分红,过日子和养老都基本不用愁了。
光伏发电产业(修静怡 摄)
灵潭驿站(修静怡 摄)
文/张凯 图/张凯 卢良萌 修静怡 编辑/刘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