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深入了解珠玑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各乡村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7月18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投身基层实践,筑梦乡村振兴”电气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在南雄市珠玑镇,展开了第六天的脱贫成果调研。
上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被评为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的聪辈村,参观聪辈村生态农园。聪辈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工作,统筹引导农林产业项目协调发展。以聪辈古村落作为核心,结合周边的稻田、莲花池、虎踞桥、福安围等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线路。其中,油菜水稻轮作片区、鸭稻工作片区等模式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种养体系。
聪辈村地处梅关古驿道的重要节点上,同时也是珠玑古巷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始建于明代,现存客家古民居356座,宗祠3座,主要宗祠为邓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粤友粮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同当地合作,通过对吴氏宗祠古祠堂修缮,改建土砖房,打造特色民宿,以当地环境为载体,打造新农文旅田园综合体。
合照(卢良萌 摄)
吴氏宗祠古祠堂(卢良萌 摄)
下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珠玑古巷进行参观学习。珠玑古巷被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有“广东第一巷”之美誉。珠玑古巷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许多中原氏族迁往岭南的中转站。小巷全长1500多米,曾经接纳过180多个姓氏宗族的去留。近年来,珠玑古巷的姓氏文化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珠玑镇的标志性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乡村振兴。在与当地村民的聊天中得知,近几年,珠玑古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年有许许多多的游客会来到珠玑镇,为当地村民增收。在政府的扶持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村庄美,产业旺,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与当地村民交流(张凯 摄)
文/编辑刘楠楠 图/张凯 卢良萌